5个小方法,拯救春节假期后不想上班的你

乐天心晴心理咨询乐天心晴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15:17 阅读量 236

春节假期结束了,年前有多期盼假期,年后要上班时就有多么抗拒,似乎浑身的细胞都在喧嚣:我不想上班!

在春节假期假期,刚上班的两三天里,猛地从假期模式转换到工作模式,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状态不佳,整天无精打采的,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也非常低,甚至身体上也会出现诸如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现象。

如果你也出现了以上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不适症状,那么,恭喜你,你很荣幸的得了“假期综合症”了。

其实,假期综合症不仅出现在假期结束之后,在假期即将结束时,很多人便会产生莫名的烦躁、焦躁不安等情绪,甚至会通过上班前一天晚上不睡觉,上班当天早晨拖延不起床的方式,来妄图延长假期的长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假期综合症”呢?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1. 从热闹回归正常,产生心理落差感

春节本身便是一个亲朋好友相聚,热热闹闹的节日,很多人更是一年只能回家团聚一次,在经过了一个假期的热闹、兴奋,重新回到原先的生活,容易产生孤单、失落的心理落差。

  1. 平时的规律被打破,从无序到有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是自发从有序到无序,也就是熵增的过程。春节假期,想几点睡就几点睡,想几点起就几点起,不用再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平日的睡眠、饮食、作息等规律被打破,便属于熵增。

而上班之后,要重新恢复之前的秩序,是与人的本性相抗争的过程,需要时间来适应,暂时性出现“不想上班”的想法是正常的。

  1. 过度饮食,身体负担增大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是大鱼大肉,饮食过于油腻,再加上暴饮暴食,很容易增强身体的负担。

并且由于用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血液进行消化,所以血液会集中在胃肠道,脑部的血液供应量则会减少,因此会出现容易犯困的情况,导致人没有精气神。

虽然“假期综合”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任由这种消极的状态发展下去,则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分享5个小方法,帮你扫除颓废感,解决“假期综合”。

  1. 工作前,先列出当日工作清单

每天开始工作的前,用5分钟的时间,先将当天要做的工作内容以清单形式列出,从最简单的工作开始做起。

从假期的无序重回工作的有序,很多人都会产生畏难心理,哪怕是之前已经熟悉的工作,也可能会采取拖延、躲避、退缩等行为。而明确自己的任务,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起,可以很好地消除我们的畏难心理,帮助我们进入心流时间。

  1. 多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

越抵触上班,就越不愿意上班,工作起来就越痛苦。与其抱着消极的心态,不如对自己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引导,比如说“马上就又要到周末了”、“上班就会有钱赚”等心理暗示,给自己打打鸡血。

在刚上班后的两三天,心理上比较懈怠,一定要避免浏览无关的网页,也尽量避免再与同事闲聊假期,因为越浏览越聊越没有心思上班。

  1. 安排适度运动

可以根据自己的契机情况,进行适度的运动,比如说慢跑、瑜伽、骑行、游泳、散步等,运动时,身体可以快速、长期的分泌内啡肽,而内啡肽有“大脑的天然ya片”之称,而内啡肽可以缓解压力,提高愉悦感。

  1. 调节饮食,减轻肠胃负担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免不了大鱼大肉,胡吃海喝,肠胃负担过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拉肚子等问题。

良好的身体状态,是保证正向工作态度的基石,节后不妨调整一下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减少食物热量及脂肪的摄入是,减少身体新陈代谢的负担以及肠胃的负担。

  1. 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俗话说“晚睡毁一天”,熬夜容易让身体产生疲劳感,并且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心情变得焦虑烦躁。

晚睡晚起并不能真正延迟上班,只是自我欺骗而已,不妨尝试早睡早起,上班前读读书、浇浇花、听听音乐,当内心丰盈后,也就不会再惧怕上班了。

以上几个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祝愿大家能够早日恢复元气满满的状态!


用户在乐天心晴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
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rightpsy@126.com

点赞

发表评论:

  • 乐天心晴小程序

    乐天心晴小程序

  • 乐天心晴APP

    乐天心晴APP

请扫码下载乐天心晴App或者通过微信小程序,选择合适的咨询师,自助完成预约下单。或者加客服微信:letianclub
若要人工帮助请打电话:400-109-2007

立即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