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小晴天小晴天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11:15 阅读量 224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感到无法改变或掌控局面。例如,当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沮丧。这时,我们可能会习得性无助,即一种无助感和失去动力的状态。



那么,习得性无助是怎么形成的呢?


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和我们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关。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的大脑可能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即杏仁核素。这种情绪会使我们的大脑处于一种紧张和警觉状态,使我们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的大脑也会产生一种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绪,即消极内部言语。这种情绪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使我们感到无能为力。

习得性无助还与我们的行为有关。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可能会采取一种被动和逃避的策略,即放弃尝试或改变现状。这种行为会使我们的大脑产生一种舒适和安全的情绪,即多巴胺。虽然这种情绪会让我们感到舒适,但它也会让我们失去改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那么,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呢?

要克服习得性无助

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01

接受自己的感受。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试图掩盖或压抑它们。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02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从消极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可以从“我无法处理这种情况”转变为“我正在努力处理这种情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困难,更有信心。

03

采取积极的行动。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而不是采取被动和逃避的策略。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学习或尝试新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现状,取得成功。

04

寻求支持。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向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求助。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好的指导和支持,更好地应对困难。



写在最后


总结起来,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无助感和失去动力的状态。它是由我们的大脑产生的消极情绪和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绪引起的。要克服习得性无助,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采取积极的行动,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努力,我们就能克服习得性无助,取得成功。


用户在乐天心晴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
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rightpsy@126.com

点赞

发表评论:

  • 乐天心晴小程序

    乐天心晴小程序

  • 乐天心晴APP

    乐天心晴APP

请扫码下载乐天心晴App或者通过微信小程序,选择合适的咨询师,自助完成预约下单。或者加客服微信:letianclub
若要人工帮助请打电话:400-109-2007

立即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