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心晴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13:26 阅读量 23
叫我还怎么相信那些海誓山盟?——从心理学视角看出轨:背叛背后未被听见的“求救信号”
当承诺崩塌时,我们该责怪爱情,还是人性?
“我曾以为他是我的例外,可他的手机里藏着另一个人的晚安。”后台收到一条读者的留言,字字泣血。出轨事件曝光后,被背叛者最常问的三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背叛我?”“那些誓言都是假的吗?”“我还能相信爱情吗?”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想说:出轨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一段关系长期缺氧后的爆发。 理解人性复杂的底层逻辑,或许比简单谴责“渣男/渣女”更有意义。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指出,成年人的亲密关系模式,往往源于童年与养育者的互动。
人类终其一生都在通过他人的眼光确认自我价值。当一个人在婚姻中感到“被忽视”或“无价值”时,出轨可能成为一种“自我救赎”的扭曲方式:
神经科学研究显示,长期处于高压关系中的人,大脑会启动“战或逃”机制。出轨者并非不爱伴侣,而是缺乏处理矛盾的能力:
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发现:67%的出轨并非源于性吸引力,而是情感联结的断裂。
当一方沉迷工作、另一方渴望陪伴;当育儿冲突取代浪漫约会;当“我支持你”变成“你为什么不理解我”……曾经的甜蜜誓言,会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逐渐失声。
热恋期,多巴胺分泌让恋人产生“灵魂契合”的幻觉。但这种神经递质会在18-30个月后回归常态。此时若没有建立深度信任与共同目标,关系就会陷入“激情消退→寻求刺激→背叛”的恶性循环。
现代人既渴望“从一而终”的浪漫叙事,又承受着“自我实现”的个体化压力。当婚姻成为束缚,出轨便被包装成“追求真爱”的挡箭牌——这何尝不是一种集体潜意识中的认知扭曲?
爱情不是童话,而是成长的战场
出轨像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幽微,也照出关系的裂缝。但裂痕恰恰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当我们停止用“海誓山盟”绑架彼此,转而以“成长型思维”经营关系,或许会发现:真正的信任,不是永不怀疑,而是即便被刺痛,仍愿意伸出双手。
愿我们都能在亲密关系的修行中,学会爱,更学会如何被爱。
最后:
你如何看待“出轨是关系危机,而非人品问题”这个观点?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思考。
(为保护隐私,文中案例已做模糊化处理)
用户在乐天心晴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
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rightpsy@126.com
乐天心晴小程序
乐天心晴APP
请扫码下载乐天心晴App或者通过微信小程序,选择合适的咨询师,自助完成预约下单。或者加客服微信:letianclub
若要人工帮助请打电话:400-109-2007
已有评论 (0)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