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入园本来是一件欢天喜地、值得庆贺的事,可唯独娃自己不这么想。入园焦虑,恐怕是很多即将上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的小主人公多多正是这种情况。
多多马上就3岁了,爸妈煞费苦心,为了让多多喜欢幼儿园,提前做了大量准备,他们经常跟多多描述幼儿园里的美食、玩具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的欢乐场景,让多多心痒不已,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好期待幼儿园啊!”
可入园后才没几天,多多就坚决表示“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早上他赖床装睡,可周末他明明早上6点就可以起床玩耍的,若父母愣是拖拽,他就大哭大闹。接下来多多招数升级了,他谎称自己生病不舒服,具体哪里难受也说不清楚,爸妈还神经紧张把他送往医院,结果却什么都没检查出来。
多多还是被父母硬送到幼儿园门口,他开始撒泼打滚,像个树懒一样紧紧扯着妈妈的衣角,死活不松开。无奈之下,幼儿园老师抱着嚎啕大哭的多多走进园区。这一幕让爸妈红了眼眶,心就像被什么狠狠的攥了一把。

01
多多的这种表现,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里基本被判定“分离焦虑”的初期反应。分离焦虑,指的是孩子与亲人分离引发的不安、沮丧、焦虑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又分为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是反抗期,主要表现是嚎啕大哭,撒泼打滚,多多正是处于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是失望期,主要表现为仍然哭泣、断断续续,但行为上的吵闹反抗开始减少了,只是不理睬别人,表情迟钝;
第三个阶段是超脱期,孩子接受别人的照顾,开始正常活动,但看见父母后又瞬间流露出悲伤的神情。
孩子刚入园,出现分离焦虑实属正常现象。但分离焦虑的情况过于严重了,或是幼儿停留在前两个阶段(反抗期和失望期)时间过久了,就有可能演变为真正的焦虑症。

02
我们如何识别孩子是否已经陷入分离焦虑了呢?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这两个方面来识别孩子是否陷入了分离焦虑。
我们先来看生理方面,与亲近的人分离后,孩子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注意这里哦,是真病不是装病)。此外,焦虑的孩子往往会因为没有亲人的陪伴,拒绝午睡,因为睡梦中会反复出现与亲人分离的噩梦。而且如此长时间焦虑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孩子常在入园后2-3个月抵抗力变低,极易出现发烧感冒、腹痛腹泻等症状,当然这其中不排除交叉病毒传染的可能。

我们再来看从情绪行为上,孩子表现出对集体活动兴趣降低,言语减少,反应迟缓,对别人冷淡等。此外恐惧情绪也会明显增加,比如怕黑、怕生人、无法独处。而且只要提起去幼儿园,孩子就表现出哭闹、打滚、叫喊、不吃饭、扔东西、踢人、咬人、抠手、以头碰墙等伤害行为。
如果你家孩子具有以上表现,几乎就可以断定,孩子已经深陷分离焦虑中,并且程度较重。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帮孩子做出调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可以联系乐天心理,由我们的心理咨询师根据您家孩子的情况,给出专业建议。

咨询师推荐:乐天心理主任咨询师 暮夏
作者:乐天心理北京咨询师 暮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来源以及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上海心理咨询哪里最好?